基礎代謝率(BMR)/ 總消耗(TDEE)計算機

採用 Mifflin–St Jeor 公式計算 BMR。TDEE = BMR × 活動係數。

生理性別






目標熱量=TDEE ×(1 + 目標%)。

BMR(基礎代謝)

單位:kcal / 日

TDEE(維持熱量)

依選擇的活動程度

目標建議熱量

活動係數一覽(依您的 BMR 即時計算)
提示:每張卡顯示依該係數換算的維持熱量。

🔍 基礎代謝率(BMR)與總消耗(TDEE)是什麼?

想知道每天應該攝取多少熱量、或為什麼吃得不多卻還是胖?
這就要從了解「BMR(基礎代謝率)」和「TDEE(總消耗熱量)」開始。


💡 BMR 是什麼?

BMR,全名 Basal Metabolic Rate(基礎代謝率),指的是身體在「完全靜止」的狀態下,為了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。
這些能量會用在:

  • 呼吸、心跳、血液循環

  • 體溫維持

  • 器官運作與細胞修復

也就是說,即使你一整天躺著什麼都不做,身體也會消耗掉這些熱量。
👉 基礎代謝越高,代表身體燃燒能量的能力越強。


🔢 BMR 計算公式(Mifflin-St Jeor Formula)

這是目前最普遍、最準確的基礎代謝率算法:

  • 男性:
    BMR = 10 × 體重(kg) + 6.25 × 身高(cm) − 5 × 年齡 + 5

  • 女性:
    BMR = 10 × 體重(kg) + 6.25 × 身高(cm) − 5 × 年齡 − 161

例如:
一位 30 歲、身高 165 cm、體重 60 kg 的女性:
👉 BMR = 10×60 + 6.25×165 − 5×30 − 161 = 約 1320 kcal / 日


⚙️ TDEE 是什麼?

TDEE,全名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(總日消耗熱量),是你每天真正消耗的總熱量。
它包含:

  1. 基礎代謝(BMR)

  2. 日常活動量(走路、工作、運動)

  3. 食物熱效應(進食時消耗的能量)

TDEE 的簡化公式是:
👉 TDEE = BMR × 活動係數

活動係數參考值如下:

活動程度 說明 係數
幾乎不運動 久坐族、辦公室 1.2
偶爾運動 每週 1–3 次輕度運動 1.375
規律運動 每週 3–5 次中等強度運動 1.55
高強度運動 每週 6–7 次訓練 1.725
勞動型工作 體力勞動或長時間訓練 1.9

📈 如何運用 BMR / TDEE?

當你知道自己的 TDEE 後,就能依照目標來調整飲食攝取:

目標 建議攝取熱量
維持體重 TDEE × 100%
減脂 TDEE × 80–90%
增肌 TDEE × 110%

💬 例如:
你的 TDEE 是 2200 kcal

  • 想減脂 → 每天吃約 1800–2000 kcal

  • 想增肌 → 每天吃約 2400 kcal


🧠 為什麼了解代謝率這麼重要?

  • 幫助你更精準控制體重與體脂

  • 了解自己每天應該吃多少才健康

  • 避免過度節食導致代謝下降與疲倦感

  • 建立長期可持續的飲食與運動習慣


❤️ 小提醒

BMR 與 TDEE 只是理論值,每個人的代謝會受:

  • 年齡、性別、遺傳

  • 肌肉量、荷爾蒙、睡眠、壓力
    等因素影響。
    建議可每隔一段時間重新評估,或搭配身體組成分析儀追蹤變化。


✅ 結語:讓數據幫助你認識身體

懂得「自己的代謝率」,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。
輸入身高、體重、年齡後,使用上方的 BMR / TDEE 計算機
就能快速知道每天應該攝取多少熱量,
讓你更聰明地吃、安心地瘦,擁有屬於自己的理想體態!